夏日,西宁上空蓝天白云,和绿色城市形成了美丽的画卷,西宁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记者祁国彪摄种下一棵树,许下一个誓言,来年再造一个绿色的春天。三年大提速,我省森林覆盖率增加近1个百分点,提高到7.26%,创造了造林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城乡绿化速度最快的三个新纪录;三年巩固提升,青海国土绿化将再创新高,预计到2022年,完成国土绿化90.3万公顷(1355万亩),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重点生物物种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7.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8%,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到24万公顷(360万亩)。
提升+巩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是近年来全省各族人民群众上下一条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全省上下争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争当尕布龙“两山”绿化精神的传承者,争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推动者,以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用实际行动推进“绿水青山”工程,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村、美丽草原,建设“国家公园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增绿添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最大”的重要指示和“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抓绿化就是抓发展、抓绿化就是抓生态、抓绿化就是抓民生的具体体现。三年来,我省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大绿化、建设大生态的工作格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绿化工作。作为全国首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和率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当前,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为国土绿化尽职尽责,为自己的家乡增绿添绿。
今年是巩固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我省将国土绿化行动作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以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为载体,以国家重点林草生态工程为抓手,以国土空间绿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持续加力推进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加快城乡绿化,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实施植树种草增绿行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林草资源保护行动、林草产业富民增收行动和绿色家园创建行动。全民多形式参与造林绿化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现实,全民共同参与造林绿化,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为大美青海播下绿色希望。
厅局长林、援青林、援鄂医疗人员纪念林、志愿者林如火如荼展开。“大规模植树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为一名新青海人,我希望今后能在工作岗位上为青海绿化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黄河水利委员会援青干部、省水利厅副厅长余欣发出感慨。作为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城市,西宁市持续加快园博园、西堡生态森林公园等重点绿化项目,探索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的10个村办林场,率先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全面提升南北山森林品质,打造9条森林绿化模式旅游彩色步道,形成5万平方米彩色空间,城市画卷更加多姿多彩。
“等有机会我一定去实地种一棵树!”已在“蚂蚁森林”认领了5棵树的王晓云说,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其中,大家都觉得,这种形式可以实现自己“想让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的愿望。经过不懈努力,西宁市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树木多了,风沙小了,西宁南北山绿化悄然步入由大规模植树造林向实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当各色花卉开满园,当林区清脆的鸟鸣声传入游人耳中,一个林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生态画卷已跃入眼中。构建“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2020至2022年,我省国土绿化将围绕构建“一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实现林草植被覆盖度和质量明显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共服务更加普惠,林草产业健康发展。
巩固和提升以往国土绿化成果,我省将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林草生态系统多功能效益;持续深化草原保护制度、天然林保护制度、集体林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林(草)长制改革,强化科技、种苗、防火防灾、基层队伍、基础设施、生态监测等支撑保障;健全生态管护员队伍,实现所有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补偿全覆盖,巩固和发展以枸杞、沙棘、中药材、虫草等为主的优势特色林草产业,大力发展以自然公园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实施家园美化升级工程,建设各类自然公园,创建森林城镇和乡村,加强通道、河岸绿化,打造城乡生态空间网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美好是青海最大的美好。三年国土绿化大提速,三年绿化巩固提升,通过重塑“绿色价值”,青海不断擦亮国家公园示范省的“金字招牌”,让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记者叶文娟)。
本文来源:565体育app-www.newarksummerfest.com